首页 >> 霸王莲

陕西榆林追寻中国黄土高原失去的森林

2022-09-18 11:55:34 榆林    

陕西榆林:追寻中国黄土高原失去的“森林”

12月10日消息:在中国西部陕西省榆林市的沙地里,有一座快被世人遗忘的古城——“匈奴故都”统万城。历史记载,那里曾呈现过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景象,但是经过大自然的洗礼和人为的破坏,这里又曾一度黄尘蔽日、寸草难生。

“这里肯定曾经绿树成荫,至少有过一片很大的榆树林,否则怎会有榆林的称呼?”一位榆林当地人说。为恢复昔日的绿色胜景,30多年来,有一群人始终追寻着黄土高原失去的那片“森林”。他们当中有远道而来的慈善家,有满腹经纶的科学家,有不谙世事的少女,也有朴实无华的农民。

在榆林市城北6公里的红石峡沙地植物园,时不时可以听到几声清脆的鸟叫声,阳光从密密麻麻的针叶空隙中撒下来,仿佛身处原始森林之中。

一块石碑静静地躺在一棵樟子松身下,擦掉碑上覆盖的尘土,可见“认领,朱英龙,台湾大学,2003年”的字样。

据植物园主任史社强介绍,这位台湾教授一直关注大陆的生态环境建设。来到榆林考察后,没想到印象中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居然有如此大的改变,他被榆林人的治沙精神感动,投资1万美元用于造林护林。为了感谢他,人们在这棵樟子松下立了一块碑。

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市43578平方公里总面积中,北部风沙草滩区面积占到48%。以往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1981年,17岁的史社强来到榆林沙区樟子松种子园工作。他描述说,当时从城里向城外望去,是一座座沙丘,榆林城如同沙海中的“孤岛”。

多少年来,史社强记不清自己亲手栽过多少棵樟子松,只记得亲手嫁接过的大概有1万多株,采的种子、育的苗子分布在陕西、内蒙古各地。他缓步走到一棵高15米,胸径35厘米的大树下,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干。“这棵树称樟子松王,跟我同岁,我也是1964年的,我们一起成长,但它比我长得快。”他说。

榆林市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樟子松的引进试验工作,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1964年,治沙专家们在毛乌苏沙漠南缘的沙地上首次栽植成功了1.3亩樟子松林,面积不大但意义非凡。“现在全市有20多万亩樟子松,技术都是从这里出去的,这是西北地区引种最早的樟子松人工林。”史社强说。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上,像史社强这样不放弃追寻“森林”梦想的人还有很多。今年23岁的席彩娥,是女子治沙民兵连的现任代连长。身着迷彩服的她皮肤黝黑,眼睛闪亮有神。因为没到植树季节,席彩娥手下的“兵”们都不在,时下只有她和两名护林人常驻连部。

39年前,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女民兵来到风沙最猖獗的毛乌素沙漠黑风口安营扎寨。几十年来,民兵连的女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她们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坚守着。

这场与沙漠的斗争,从最初的“引水拉沙”到飞播造林;从种植杨树到广泛引进、推广樟子松等新品种;从追求生态效益到兼顾经济效益;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甚至一座村庄。

高西沟位于米脂县城北20公里处,经过50多年的治理,这个只有4平方公里的村庄,将40座山和21条沟变成了青山绿水、碧水滢滢、花果飘香。如今,高西沟正在开发生态农业游。

每一位追寻者心中都藏有一片“森林”,但放弃和选择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考验。由于造林效率有限、人员紧缺,女子治沙民兵连需要探索新的模式;高西沟在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又担心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治沙专家们为了提高植物多样性,也不得不放弃自己亲身试验成功的树种。

“我们相信,树木不仅可以在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上成活,还可以成林,甚至成材。”史社强说,“即使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济南扭矩试验机

济南疲劳试验机厂

济南弯曲试验机报价

花键轴静扭强度试验机厂家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机报价

花键轴静扭强度试验机价格

济南扭转试验机价格

拉伸测试机

试验机型号

水泥混凝土全自动压力试验机报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