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文章

养猪人改变不了供求但可以改变养殖水平密毛苎麻

2022-07-07 16:13:16

养猪人改变不了供求但可以改变养殖水平

纵观全球,各行业正在处于产业结构重构和重组的过程之中。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一些旧的平衡、旧的模式正在被出现的新常态逐一打破。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必然产物。

新常态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速放缓上。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各行各业都有越来越不好做的感觉。资料显示,新常态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四大趋势的出现。首先供求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其次是人力资源素质和结构的重大变化;然后是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扩大;最后是增长将转向创新驱动主导。这是各行各业都逃脱不掉的改变。

回想下养猪业不也正经受着这种进化吗?

1、产业格局发生变化。2012年全国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有25.5万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39%,比2000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从养殖主体上看,不仅饲料、食品加工等生猪业的上下游产业纷纷巨资养猪,就连万达集团、恒大集团、高盛、武钢、、广东德美化工、山西焦煤集团等业外大佬也雄心勃勃地跨界养猪,并被戏称为金融猪、钢铁猪、IT猪、化工猪、煤炭猪等。

2、成本大幅提升。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近年来,生猪业的成本出现明显上涨,但生猪价格未相应上涨,致使生猪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3、食品安全的压力飙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猪肉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瘦肉精、病死猪肉的冲击下,关注度也在提高。

4、市场波动加剧。受养猪业生产周期和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猪价波动加剧。猪周期被打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反成为常态。

5、资源紧缺问题日渐突出。随着生猪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粮需求增量将高于国内粮食预期增量。同时,规模养殖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生猪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6、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加大。由于品种、养殖密度、饲养管理、抗生素和药物不规范使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加快了细菌病毒变异速度,使得生猪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加上基层兽医防疫队伍素质不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兽医系统培训平台和执业兽医体系尚未完善,生猪疫病防控面临的挑战更是艰巨。

7、环保压力变大。由于技术与成本可行的猪场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的模式(工艺)还不足以应对各种类型养猪场产生的污染问题,随着我国生猪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

8、生猪市场见顶。不是需求见顶,是产能见顶。在资源和环保的强约束下,预计会有不低于20%的生猪产能被压缩。从国外进口一定量的猪肉将成为行业的常态。

新常态,新机遇

近年来,养猪利润持续下滑,直线下降。据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出栏一头100公斤的肥猪,能赚400余元;2012年和2013年则分别降到75元和50元;进入2014年,陷入全面亏损,4月份和7月份每头猪分别亏损300余元和70余元。

养殖亏不起。怎么应对养猪利润下降现状,走出陷入全面亏损的困境呢?要全面、深入、科学分析、对比,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数据,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使养猪扭转全面亏损的局面。

首先要看到一个事实,消费决定生产,而肉类产量增长又影响生猪出栏增长速度,进而影响到养猪户的积极性。今年一季度,从生产看,我国生猪出栏量只增长了0.2%,肉类产量增长了1.8%;从消费看,50家大型批发市场白条猪交易量下降了3.5%。

看起来,市场对肉类的需求量不高,所以增长速度不快。那么是什么影响了消费需求市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看,或许肉类消费群体、需求均趋稳,无法出现太猛势头,毫无疑问,在消费市场需求趋稳的背后,还有更复杂的因素。

一则,近年来瘦肉精等突发事件增多,肉类安全问题引发了市民质疑和焦虑,部分消费群体可能采取审慎的态度,导致需求有所下降;二则,疫情形势越来越复杂,同样成为一个令消费者感到不安的因素;三则,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庞大,对肉类消费有所选择,消费量有所控制,也影响市场需求。

如何破解消费市场出现的疲软甚至下滑问题呢?走转型升级之路应该是最好的办法。可养殖业又怎么走转型升级之路呢?要仔细揣摩消费者的心思,瞄准市场,有的放矢解决养殖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成本可能上涨的形势下,走精品之路、诚信之路,树立诚信品牌,打造安全、可靠的品牌企业,以信得过的肉类安全和产品质量取信于消费者,即便价格适当高一些,消费者也愿意接受,或者说从普通市场中分离出高端市场,做精品生意,既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又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新常态,新挑战

供求关系影响市场价格,养殖水平决定生存发展,中国养猪人改变不了供求,但可以改变养养殖水平,提高效率。此外可以通过优秀的合作平台来控制养猪风险。养猪人应该端正心态,把养猪当成事业,不贪不惧,快乐养猪,就能养好猪赚到钱。

对于规模猪场来说,合理的养殖环境、科学的养殖观念、有责任的养殖团队是促进猪场发展的有力因素,未来中国猪场的管理模式也将以规模在300-3000头,有一定的排污空间,与专业技术服务公司进行紧密的合作,以家庭成员为主体,并且抱团发展的联合组织为主。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指出,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产业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引导,集约化猪场的兴起,不断地挤压着散养户的生存空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散养户该如何生存?

合作伙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于生猪散养户,由于自身拥有的资源不足,就更加重要了。

生猪散养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最重要的依据是能否给你提供更多的价值。遗憾的是,不少的生猪散养户更看重的是价格。价格低就代表成本低吗?价格高了盈利就一定少吗?在这个问题上,生猪散养户要树立动态成本的观念,抓住事物的本质——成本的高低不是最重要,关键是盈利的多少。不管游说的商家说的如何天花乱坠,也不管产品价格低的如何让你心动,如果不能承诺比别的商家提供获得更多价值,就不宜选择作为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可以看口碑,可以看品牌,可以看服务的项目。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商家口碑、品牌皆佳,而且提供的服务范围广,甚至干脆就是保姆式的,就会更靠谱一些。

2015中国养猪业展望

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在2015年1月1日施行,猪场排污将会成为猪场的重头工作之一,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将会在排污一事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近几年,国内和国外一些研究小组都对猪场污渣及粪便进行了生物再利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可以预见,如何将猪场排污物再利用,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养殖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风雨过后才有彩虹,迎难而上,抓住契机转变发展方式,前景将会更加光明。

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关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使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得到提升,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更安全和更优质的产品。

2014年,小散优势尚存,大家也为到底是规模化养殖好还是传统模式更适合中国争论不休。从长远看,养猪业的微利时期已经到来,专业养殖将淘汰非专业养殖,养殖型企业也将转变为经营型企业。而且,散养户和一些规模较小的猪场,很难得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养猪合作社是将小规模养猪场整合起来发展的最佳平台,借上国家支持的东风、小型猪场发展的需要,一定会迈向繁荣发展的未来。

调整生产结构,调整总体产能将是2015年畜牧行业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畜产品产销快速增长,在消费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畜产品消费总量当中有了泡沫。这个泡沫主要是浪费型消费和过度型消费。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不符合规定的浪费型消费和过度型消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畜产品消费逐渐回归正常,进入了新常态,而我们的生产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结语

中国养猪业新常态时代已经来临,养猪人无法逃避,只有通过武装自身来迎接新常态时代的到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时刻迎接挑战的来临。2015年,无论是规模猪场还是散养户都应该找准自身的定位,量体裁衣,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郑州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淮南不孕医院哪个好

宁波哪个医院治疗早泄

成都寻常型银屑病医院

厦门割包皮去哪里好

友情链接